谁不曾在地铁里崩溃大哭,只是没听到声音,没看见眼泪罢了!

前几天网上的一段视频,让无数每天加班到深夜的朋友们,感同身受,视频里,一位武汉的职场妈妈,连续加班1个月,停下来后,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干嘛,蹲在地铁里大哭,引起无数职场人群的关注和共鸣,貌似那位职场妈妈与内心深处的自己有几分类似。同情之下,充满对她,对自己的深深无奈。想想看,谁不曾在某个角落里,崩溃过,大哭过,只是没听到声音,没见到眼泪罢了。
谁愿意每天加班?谁不愿意准时下班,回家带带娃,做做饭,等待亲人到家,开心吃顿饭?谁不想边照顾家,边工作赚钱?为了钱,我们放弃本该属于我们的生活,除了工作,变成了一个不会生活的人。

一连串问题,引出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错了些什么?或许,你之前的一切经历、基础、能力、机会,都没能为你想要的生活做足准备,一步错,步步错,说不清,道不明,被生活,被自己,揍的鼻青脸肿,最后,还得笑着说“我挺好”,继续被动付出,继续牺牲与家人享受生活的代价。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不批判,只观察,然后思考如何改变。
牺牲生活的本质,归根结底,是钱。
我们用生命,用时间,去换取延长生命的金钱,有些是等价交换,有些是溢价,有些则是折价。

 

记得看过一个对苹果乔布斯的采访,他说:“23岁时,我有100万美元,24岁时,我有1000万,到了25岁时,我就有了1亿美元。钱可以让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实现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创意,但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为钱做这些事情的,最重要的是公司、人才、产品以及产品带给客户的价值,所以我不太看重金钱。”

 

首先,我认同他的金钱观,但我不敢苟同的是,当他有钱的时候抹杀钱的重要性,每个人身处阶段不同,对于钱的思考也不同,他忘记了苹果早期为扩大规模,借助风险投资所获得的优势。我们不是乔布斯,我们只是普通人,每天面对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奔波拼命时,谁不愿意多赚些钱,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儿女的教育水平,时不时还得预防一下突如其来的小病小灾,还要想着老有所依。这些困惑消耗着一个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太多的心智带宽被占用,让你无力思考报复,梦想,陷入管窥效应。

 

《稀缺》一书中的“管窥效应”:是说,人们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会变得更为专注,但注意力过度聚焦会导致判断力下降。就好比,你闭着一只眼睛,用另外一只眼,通过一根管子去看世界,即便你想到一个好点子,你却无法判断与决择,因为你害怕失去眼前的仅有的管口大小的世界,无法输出真实的想法,长期欺骗压抑真实的自己,长此以往负向循环,困在原地。

 

谁也不想在茫茫大海上,失去一条可以救命的船,为了眼前利益,放弃未来的人,身边多的是。甚至在你不经意间,走过大排档,都能听到“现在的工作干着没意思”之类的消极情绪。不是他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没有勇气和耐心,害怕自己坚持不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迟迟不敢走出舒适圈,还可能被每月的房贷、车贷、娃贷、卡贷,拖着疲于奔命,最后麻木的变成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

 

当下的我们,忘记了饥饿感,忘记了死亡感,忘记了儿时专注把玩一片树叶的快乐感,当你无法从管窥状态中解脱时,你的工作、生活不可能有创造力,不可能实现梦想,你不得不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没时间学习,没时间思考,没时间成长,更没时间行动,停留在原地,但是生命还在流逝,时不我待。

 

做为货代与商检部门经常打交道,几年前到商检局帮客户办理原产地证,柜台办理人员是位四十多岁,五十不到的中年男,办理途中被他几次怼的哑口无言,当想我在想是不是针对我,办理完我没立即走,坐在角落里看,基本十位来办业务的人,无论男女,有七八位被他数落,在看看这位中年男左右两侧的同事,我找到了答案,坐着的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女性,想想看他的心态能平衡吗?

 

他为什么不选择更能实现自己价值的职业?他为什么还留在原地,继续数落着别人,鄙视着自己。而对照一下你我,是不是已经变成了这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