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公司如何获取和选择新产品?

 

偶然发现网上一则国际物流货代方向的招聘信息,岗位:国际货代产品经理,年薪30-50万,工作地点上海,要求5-10年国际物流、货代、供应链或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经验,越看越像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岗位,接着看到28-37岁的年龄要求,老夫心里顿时感觉拔凉拔凉的。

先不讨论此招聘信息的真实性,能发出这样的招聘需求,说明国际货代行业对货代产品经理的认识程度已经开始提高,之前,从未在正常渠道看到过类似性质的招聘信息。投入货代行业媒体以来,写过很多呼吁货代行业设立货代产品经理职位的文章,但因行业整体还未发展到产品创新阶段,未见起效。

原因在于,当下货代市场仍然使用传统业务模式运作,各主体之间以价差赢利,产品经理职位确实不能发挥短期盈利作用,各家中小货代只发挥渠道功能,优点是当下就能盈利,但短板就是自身没有产品,没有定价权,而产品经理就是能够让企业获得定价权的核心要素。

此招聘信息反映了招聘方深知货代行业需要具备产品经理思维的人,来为他们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定价权。细看招聘方背景为一家国际货代互联网企业,对待使用互联网模式改造传统行业的逻辑十分了解,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国际物流货代行业的混合过程,必须要找到具备互联网产品思维和传统货运代理运营思维的人来参与,进行新产品的重新设计和打造。之前也讨论过货代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方法,批判过当下货代互联网订舱平台的运营模式短板和逻辑缺失,但真正能让互联网与国际物流货代完美对接的互联网产品是需要人、市场和时间来结合验证,因此,此职位在未来仍然稀缺,能胜任的人少之又少。

以上新货代产品是通过产品经理的创新来获得,而传统货代的新产品获取方式则不同,这让我想起了一则货代行业中的收并购案例,原来只经营海运、空运业务的上市货代企业,收购了大件特货、邮政快件、集装箱分拨业务,不但健全了自身的经营结构,还拥有了被收购方的资源背景和客户群。通过资本运作获取优势货代产品的方式,不是每家货代公司都能玩的起的,因此,我们还是要采取同行合作与自我创新的方式来获得自身的定价权和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