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电商化的三大致命障碍

货代电商化的三大致命障碍   当下的货代行业面临转型,但电商化绝不是转型的唯一方向,更不适合所有货代企业。转型的方向有很多种,未来,互联网或者说物联网技术,会变成货代运营的必要条件,在这些基础配置之上,打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不二法门,请大家不要把互联网幻想成转型的唯一通道,因为它只是件工具而已。

货代渠道之间无法避免的合作、冲突与竞争

货代渠道之间无法避免的合作、冲突与竞争   我们收到客户询价时,会向上游询价,收到同一港口,同一船公司,相同的航线、船期,价格却明显不同的两到三家的货代报价,都是很正常的事。合作前对方都会声称是某某船公司的订舱代理,实际价格却存在大幅差异。甚至,当你越过订舱口,直接找船公司销售申请价格时,你还会询到另外一种价格水平。如此混乱的价格渠道,到底谁在保护渠道各主体的利益?如果利益不能得到保证,为什么还要做订舱代理?对渠道间的价格冲突,为什么船公司不去干预和管理?

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给危险品货代的启示

  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给危险品货代的启示   刚从央视新闻网上看到,到目前为止,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事件已造成了20人死亡,近百人受伤,救护队员仍在寻找着伤死者,估计还会有其它死伤者出现,在这里希望死者安息,祝福伤者尽快恢复,期待有好的消息传来。

船公司为什么愿意把舱位分销委托给货代?

船公司为什么愿意把舱位分销委托给货代?   本质上讲,这种委托意味着放弃了销售给谁的权力,失去了渠道建设的机会,任何公司都不愿意在某个经营环节上失去控制,船公司的管理层应该知道这点,那会让自己处于市场被动,但全球货运市场过于庞大,它们只能用控制订舱口的方式,来撬动更大的市场。

到底是谁在为货代公司赚钱?

到底是谁在为货代公司赚钱?   问题问得有点奇葩,有朋友会说,当然是销售在为公司赚钱了。如果你当着公司全体员工的面说这句话,除了销售以外所有员工的内心,估计会有无数草泥马向你奔来,操作会想:我没为客户提供服务么?财务会想:我没为客户开票收款么?怎么能把我们说成是吃干饭不赚钱的成本呢?没有我们,你们怎么运转得起来。

隐藏在货代报价单里的秘密

隐藏在货代报价单里的秘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给客户报价时,特别纠结加多少利润?思考过报价到底处在客户心中的什么位置?客户对报价单的感受又是什么样?虽然,已从事货代十几年,但每次报价时的那种兴奋与不安,仍然还会有,我甚至感谢这种不安,那会刺激我再次回到从事货代时的最初记忆,思维会变得敏感和深入,容易得到一个相对理性的报价逻辑。如果你对报价已经麻木,或者习以为常,即便成交,你也已经失去了从事货代的初心,想想货代工作之初的那种不安和兴奋,使得我们更快的学习专业知识和不断的去找客户,争取更多报价机会,才活到了今天,如果失去初心,你也将看不到明天。

货代能不能自我定价?

货代能不能自我定价?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货代每天都在自我决定价格,只是定价模式存在限制,有必要先解释一下,我们在这里只讨论常规渠道型货代的定价模式,至于合同物流、项目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类业务的特殊定价模式,则另当别论。

客户对货代报价的真实看法

客户对货代报价的真实看法   说到货代的价格,就不得不说船司、航司和港口等货代周边的主体单位,因为定价权全部掌握在这些主体手里,货代只充当了价格传递的渠道,所谓的运费差价,也只是货代赚取的渠道费用,借用一位货代同行的话说,“我们不但为客户提供了专业的服务,还为船司、航司和港口等主体单位做了资金回笼的工作,名义上赚取了差价,实际上未取得上下游单位的任何服务费用”,想想这话说的也对,也不对。市场经济下,不掌握定价权的行业有很多,另外,货代行业内还存在大量拥有自主货代产品,自身可以定价的公司,比如拼箱业务就是很好的例子。

货代行业缺少服务质量交付标准

货代行业缺少服务质量交付标准   如果说,货代行业只有操作流程,没有服务标准,您是否会同意?流程可以分割成各个岗位,而服务质量又要通过什么工具或技术,去采集可量化的数据呢?你可以自检一下自己公司的服务质量标准有哪些,又是些什么?包括一些大型内外资国际货代企业,确实能通过信息系统,监控和考核各岗位的工作饱和度,但仍然无从考核那些看不见的隐性服务质量。货代行业交付标准的基本共识,就是客户的货物安全送达到目的地,即宣告服务结束。实际上,客户所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知的服务,存在着巨大的信息盲点和心理落差,这里不单指服务态度,还包括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流程规范的可视可控以及专业度。

美国抗议事件对货代的影响

美国抗议事件对货代的影响   这篇内容本来是上周一就已写好,不知为何,多个平台未审何通过,反复修改了大量敏感词汇和对抗议活动的描写,还是发不出去,索性不发了,今天拿出来继续修改,如果你能看到,说明我已发布成功。